不知道你最喜歡的學校科目是什麼呢?是國文?數學?還是藝術呢?是不是理工科目的反而比較少見,但其實科學一直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,所以這次我們邀請到東海大學化學系的學生,運用簡單的實作課程,不僅教大家一些平日可以使用的生活用品,也利用這個教學過程中,簡單說明其物品科學的理論。所以你可以是家庭主婦,也可以是退休爺爺,但我們更希望的是你和我們一起每週當個頑童,一起幻想,一起飛翔,一起成為科學老飛俠。
東海大學化學系學生一開始帶著長輩來認識家中的各種乾燥劑,一般常見的有矽膠、皂土、生石灰、氧化鈣、氯化鈣。這些乾燥劑通常運用在電子產業、醫學藥品、食品業、糕餅業、除溼盒等等。購買這些乾燥劑的同時,你有想過我們也能在家中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物美價廉乾燥劑嗎?只要留下加中不用的大型寶特瓶、並且去科學材料行或是五金行購買氯化鈣,就能簡單製作。
所謂的氯化鈣,就是市面上常見的克潮靈,無水氯化鈣可以吸水,是利用它的化學性質,化學方程式:CaCl2+6H2O→CaCl2 · 6H2O,好的!!到這邊看不懂化學方程式是正常的,你只要知道他可以除溼,皮膚接觸乾燥的氯化鈣即有輕微的刺激感,若是濃度較高的水溶液則會使皮膚紅腫,所以要小心使用即可。也就是說你去買市面上的克潮靈,再加上自行製作承裝的容器,就能省下一筆容器費,而且還可以不斷的重複利用喔。
快來每週和我們一起當個超級科學老飛俠吧!!